我們的生活充滿各種聲音頻率,有些頻率聽得到,有些卻沒辦法,有些頻率聽了覺得刺耳、有些卻覺得混濁
當然,分貝也會影響到我們的聲音,但我們這篇只談論頻率
如果你想認識分貝,可以看你下面這篇文章
頻率是什麼?
如果你想要看很詳細的頻率解釋,可以透過維基百科更了解何為頻率
頻率的單位是Hz,在聲音頻率裡用白話的方式來解釋,就是「在一個時間裡上下振動多少次」
在一個時間裡
振動次數越少,頻率就越低,音高就越低(如下圖紅色線)
振動次數越多,頻率就越高,音高就越高(如下圖紫色線)
所以當你聽到有人講話特別尖銳刺耳或著渾厚低沉時,那你就不難想像他的聲音大概是長什麼樣子了
我們的人耳最多可以聽到的聲音頻率是20Hz~20kHz
20k的意思就是20個1000,也就是20000Hz
這些頻率會被分成以下幾個區塊
- 超低頻(Sub Bass)
- 低頻(Bass)
- 中頻(Midrange)
- 高中頻(Upper Mids)
- 高頻(High Freqs)
不同耳機、音響或麥克風會在不同區域加強不同頻率,使音樂聽起來聲音更真實、更具有張力或著更溫暖柔順
以下就讓我們來看看不同區域對我們的聽覺有怎樣的影響吧!
超低頻(Sub Bass)20-60Hz
超低頻在音樂上會給人強勁有力的感覺,太多會給人混濁不清楚的聲音。由於聲音太過低沈,很少音樂創作者在這個區域加入主旋律
讓我們一起聽聽看吧!
低頻(Bass)60-250Hz
低頻在音樂上可以讓音色豐滿圓潤,但太多或太少會給人單薄無力或混濁不清。有些人會把低頻樂器做持續性低音,使整體音樂好像有一個根基支撐的感覺,或是把持續的低音加一些鄰近的聲音,使聲音聽起來既有支撐又活潑
讓我們來聽聽吧!
中頻(Midrange)250-2kHz
中頻在音樂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滿多主旋律會在這個區域出現
中頻明顯能夠使音樂的主旋律突出動人,但太多或太少就會使主旋律模糊或太過突出
這個區域特別是人聲要非常非常非常注意!!
我們的耳朵對人聲就是情有獨鍾,特別敏感,所以當這塊區域在人聲上被調整時,人聲的音色會有很大的改變!!在人聲上一定要小心使用!!
讓我們來聽聽吧!
高中頻(Upper Mids)2k-4kHz
高中頻是一個人類聽覺極為敏感的區域
在這個區域出現的聲音會具有獨特性和存在感,但太多會使聽的人感到聲音疲勞
特別是在3kHz附近的使用太過加強是非常非常容易讓人疲累的
讓我們來聽聽看樂器發出的聲音吧
高頻(High Freqs)4k-20kHz
高頻主要控制聲音明亮度和空氣感,都是樂器的泛音才會到的區域
這邊的聲音多一點會讓人感覺清晰,彷彿貼近真實聲音,但如果太多會讓人耳朵疲累
建議如果音響或耳機可以調整高頻時要非常非常謹慎慢慢調整,因為這區域的聲音太多聽一段時間會有疲勞轟炸的感覺,很惱人!
以下這個影片拜託先轉小音量再開始聽喔!聽到就可以趕快暫停了,千萬不要聽完
以上我們大致聽完了各種頻率的聲音,現在就讓我們把聲音從20kHz~20Hz跑過去吧!
聽完後對於頻率是不是也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呢?我們知道聲音各種頻率對我們耳朵會有怎樣的影響和感受後,就可以來看看頻率響應了!
什麼是頻率響應?
頻率響應就是聲音透過這個音響、耳機或麥克風後的聲音樣子
由於各品牌的製造方式和產品調整會有些許不同,所以不同產品都有針對某些頻率進行調整
而頻率響應通常會以線型表示,讓你一看就可以知道這個設備加強了哪些頻率或著對哪些特定頻率進行刪減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頻率響應曲線圖吧!
下面這篇有針對麥克風去講解一點頻率響應,想了解的可以去看看
總結
了解頻率後再了解頻率響應能夠幫助你在挑選設備時更了解設備的「渲染程度」
以耳機或音響為例:
- 如果你喜歡比較有節奏感且震撼入心的聲音,可以選擇低頻和超低頻比較多的耳機或音響
- 如果你比較喜歡聽吉他、小提琴等柔美的樂曲時,可以選擇中高頻比較多的耳機或音響
- 如果你需要進行混音使用,那建議選擇盡量沒有被渲染過的耳機或音響,給你最真實的聲音
這樣你也能夠明白為什麼會有「監聽耳機」或「監聽音響」了吧~
因為製作音樂的音響或耳機並不是要把音樂變成你想要的風格,而是要「還原聲音」,使製作音樂的人更能夠聽到每個聲音的原始樣貌並對聲音進行調整
以上只是一個粗略地分析,當然如果可以還是去現場聽聽看聲音如何會更好唷!
歡迎訂閱我取得更多聲音知識~
如果有任何問題也歡迎聯絡我唷!
Pingback: 麥克風原理是什麼? 全攻略讓你找到你的愛 | Mixlover
Pingback: 分貝是什麼?了解分貝與分貝延伸單位,讓你擁有舒適好音量 | Mixlover
Pingback: Equalizer 等化器是什麼?不可不知的聲音調色盤,讓你聲音更動聽! | Mixlover